色彩管理的應用
目前色彩管理技術在彩色印刷復制工藝中主要應用在印前三個方面:
1、分色技術
首先,對于一幅有正常色彩的原稿,先用掃描儀對其進行掃描輸入,由于掃描儀的特性文件,提供了掃描儀上的色彩(即紅、綠、藍)與CIEl976Lab色度空間的對應關系,因而應用軟件系統可以按照這一關系獲得原稿顏色的色度L,ab。 由于系統已經掌握了Lab色度值與顯示器上的紅、綠、藍驅動信號的對應關系,因此按照顯示器的特性文件給出的轉換關系, 在屏幕上能正確顯示原稿色彩。這樣就確保了顯示器上顯示的色彩與原稿顏色相匹配。
操作者觀察到準確的圖像色彩顯示后,可根據客戶要求,依照屏幕色進行圖像調節處理,又由于含有印刷設備的特性文件,在圖像分色以后,可以在顯示器上觀察到印刷以后的正確顏色。當操作者對圖像的顏色滿意后,對圖像進行分色并存儲。分色時,按照印刷設備的特性文件攜帶的顏色轉換關系,得到正確的網點百分比。
2、屏幕軟打樣
所謂屏幕軟打樣,是在屏幕上仿真顯示印刷輸出效果的打樣方法,這種打樣技術是除在紙張[ 百科 ]上打樣以外的另一種打樣技術。
屏幕軟打樣通過專用軟件,結合設備特性文件,通過顯示設備校正,完成圖像色彩在顯示器上的模擬。
屏幕軟打樣技術要求操作者熟練地應用色彩管理技術,進行色彩匹配,從而實現印刷樣張的模擬。
3、數碼打樣
數碼打樣的工作原理與傳統打樣工作原理不同,數碼打樣是以數字出版印刷系統為基礎,利用同一頁面圖文信息,由計算機及其相關設備來再現彩色圖文的效果。
數碼打樣的關鍵就是輸出能夠模擬印刷輸出效果的樣張,為以后的印刷工作提供依據。進行數碼打樣的第一步,就是選擇或制作一個與印刷機特性相對應的參考特性文件。將印刷參考特性文件與打印紙張特性文件,置入數碼打樣軟件相應的區域,完成打樣色彩管理設置后,就可打印出與印刷品十分接近的樣張。
色彩管理的實施
1、印刷工藝的標準化管理
精心做好各道工序的標準化,數據化管理,在此基礎上建立各道工序設備的特性文件,這樣才能進行準確的色空間轉換。
標準化:根據客戶要求的質量標準,制定承印物,油墨等原輔材料的標準,還有設備、環境光源、檢測的標準并制定標準化管理文件。
規范化:嚴格按照作業指導書進行操作,特別關注控制點及控制要素。
數據化:在標準和規范化的基礎上進行量化,凡是可用數據表示的方方面面,都要通過測試手段,盡可能用數據表示,三者相輔相承,從而達到穩定的質量標準。
2、顯示器校正
顯示器是人和計算機對話的窗口,是印前色彩管理的軟打樣工具。是色彩控制中最重要的關鍵環節之一。校正步驟(使用專業軟件)。
設備檢測——開機預熱——連接測量儀器——使用校正軟件(設定目標,調節對比度、亮度、Gamma值)——測量標準色塊——校正完成。
3、遠程數碼打樣的profile文件管理
如果制版、印刷分屬兩地,例如:制版在深圳,印刷在昆明,數碼打樣經客戶確認后,將電子文件直接傳送到昆明,再進行數碼打樣,然后依樣印刷,此時,確保兩地的數碼打樣一致,欲達此目的,必須做到:
(1) 對打印標準測試條進行檢查和控制,每周進行一次標準化校正。
(2)兩地建立的profile文件力求一致,使色彩和層次表現特性達到完全吻合。
4、圖像技術的管理
圖像技術處理是復制的基礎和關鍵。
①根據印刷適性,做好內置的灰平衡曲線和顏色校正量,以標準的黑白場定標,做到掃描的標準化還原。
②認真執行灰平衡、階調復制、色彩校正、銳度增強的標準,力求做到: 灰平衡達到還原準確, 充分利用網點階調的最佳實地密度值,達到色彩鮮艷飽和。銳度增強,使圖像清晰、質感細膩。
③根據客戶要求,修復原稿的缺陷,并進行藝術性處理。
④為了使印刷品層次更加豐富,對印刷工藝階調的非線性傳遞作補償處理。
http://www.ychtcm.com
部分素材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。